close
又是一則令人感到難過與惋惜的消息!
昨晚被蘋果屏東的記者電話訪談,也寫了簡短文章準備投報。
今天登出的報導文本中,雖然與我們討論的內容有些差距,
記者以及記者的伴侶(我的社工好友)紛紛來電澄清說明編輯最後刪修的考量導致。
可以理解,只是以後要更謹慎地說明:
往後在報導文本中,若要引用我說的話語與看法,那就明確表示放訪者/我的關鍵字@@
@@差距在:編輯將我的建議:
向同志友善的社群團體,如熱線諮詢專線/櫃父母同心協會/或是熱線同志親友座談等社群資源尋求協助,
簡單修為:向醫生求助!?若非得寫醫生,那就請註明向同志友善的醫師求助吧!@@
冏~~~~~~
報導如後:
同窗2少女 燒炭殉情
接獲訊息時書寫我的感受:
昨晚被蘋果屏東的記者電話訪談,也寫了簡短文章準備投報。
今天登出的報導文本中,雖然與我們討論的內容有些差距,
記者以及記者的伴侶(我的社工好友)紛紛來電澄清說明編輯最後刪修的考量導致。
可以理解,只是以後要更謹慎地說明:
往後在報導文本中,若要引用我說的話語與看法,那就明確表示放訪者/我的關鍵字@@
@@差距在:編輯將我的建議:
向同志友善的社群團體,如熱線諮詢專線/櫃父母同心協會/或是熱線同志親友座談等社群資源尋求協助,
簡單修為:向醫生求助!?若非得寫醫生,那就請註明向同志友善的醫師求助吧!@@
冏~~~~~~
報導如後:
同窗2少女 燒炭殉情
接獲訊息時書寫我的感受:
恐同!別再逼迫青少年同志走上絕路。
恐同,就是同性戀恐懼,什麼樣的人會恐同?或許可以反問:是什麼樣的社會讓恐同鴨霸地存在並歧視著同志,這反映著社會對於同志族群污名的想像與憎惡?每每聽聞校園中的青少年同志選擇自我傷害,來抗議這個指責他/她們不合時宜的異性戀主流價值時,做為中學教師的我,總是難掩激動與挫折,因為逼迫同志學生走上絕路的,常是看不見同志的異性戀霸權,我們往往身處其中卻覺得理所當然。
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,青少年自殺總數有三分之一的比例是跟性傾向議題有關,同時青少年同志的自殺比率更是異性戀青少年的二到六倍。這樣驚人的數據並非理所當然,正反映著青少年同志所處的環境脈絡中,家庭親友的支持之外,同儕間小團體的認同凝聚或恐同排擠就是關鍵。也因此,將性傾向選擇隱身於衣櫃中,是可以理解的消極自保策略。因為同志身份一旦被迫曝光,接踵而至的不是友善的支持理解,反倒是排山倒海的譴責與污名。這樣的窘境,我們很清楚需要協助與再教育的,是身邊多數恐同、視異性戀為理所當然的他者。
自2004年6月起,性別平等教育法經立院三讀通過,總統府頒布並在校園實施。性平法第二章、第十四條就明文保障了校園中各種性傾向學生的受教權,其中包含同性戀/異性戀/雙性戀/跨性別等族群。也因此,當您面對同志的孩子、學生或親友時,不論是主動或是被迫看見彼此,請試著理解在您眼前的同志,何以一直需要戰戰兢兢地活著、並隱藏著真實的感受或伴侶生活,如果個人或社會的恐同少一點,同志可以自在現身的空間就多一點。異性戀霸權,別再逼青少年同志走上絕路了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